全世界“萬元戶”增加了一倍多,世界經濟增長引擎動力強勁。
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此前,全球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經濟體總人口近15億。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,相當于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世界人口翻了一番。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,經濟規模的提升,意味著人民收入增加、生活更加殷實,更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進步。
自2006年以來,我國穩居世界經濟增長的**引擎。2018年,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7.5%,比1978年提高24.4個百分點。“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,意味著我們的經濟規模更大,塑造更有利于我的國際發展環境的能力增強,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更加鞏固。約14億人口的巨大國內市場,也為世界各國拓展商機提供了重要機遇。”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許偉說。
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繼續擴大,經濟社會發展的韌性十足。
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王遠鴻分析,人均GDP增加,代表可支配收入也在增加。收入決定消費,這就意味著中國消費規模還將持續整體擴大,消費升級也可以持續推進。
“不用擔心增速滑坡。只要我們能保持這樣的增長,人口大國就是具有持續購買力的超大規模市場,經濟運行將更有韌性,不僅能更好解決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,也為建設現代化強國提供重要支撐。”王遠鴻表示,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決戰脫貧攻堅之年,也是“十三五”規劃收官之年。收入水平持續提升,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決戰脫貧攻堅打下堅實基礎。從長期看,這也為我們跨越小康,進入中等發達國家提供了有利條件。
不過,按照聯合國目前的劃分標準,中國仍處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水平,只是中國人均GDP離世界平均水平更近了。1980年,我國人均GDP約300美元,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.3%;2019年,按照現價美元估算,我國人均GDP大致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90%。
“用人均水平考察,我國發展中國家特征沒有根本改變。”王遠鴻介紹,從投資水平看,目前我國基礎設施人均資本存量只有發達國家的20%—30%。西部省份和貧困地區交通、通信、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仍很薄弱。從消費水平來看,2016年我國人均居民消費為2506美元,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/2。從消費結構看,2018年我國居民消費恩格爾系數為28.4%,仍遠高于發達國家的水平,說明中國百姓還需要用較大比重的支出來滿足吃飯穿衣等基本需要。
文章轉自人民網,如有問題請聯系刪除。
http://m.sysjxx.com.cn